跳到主要內容區

世界唯二技術在台灣 北科大3D醫材織物獲業界上億元投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轉載自由時報2018.12.4 〔記者簡惠茹/台北報導〕

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教授芮祥鵬團隊研發出同體積比石膏輕近6倍的醫材「3D立體織物複材」,幫助患者擺脫笨重石膏和矯正鐵衣,吹風機就能加熱塑型,還能重複使用,獲得業界上億元投資。繼瑞典之後,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。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教授芮祥鵬研究團隊,耗費3年的時間,研發出3D立體織物複材,輕薄、透氣性佳,還能重複使用,106年度獲得科技部價創計畫補助,研究團隊調整為商業化團隊,獲得美琪瑪、台唐工業、北科創新開發等公司投資1.2億元,成立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,今天在科技部舉行簽約儀式記者會,芮祥鵬表示,預計明年第一季就能推出產品。 芮祥鵬說,過去矯正鐵衣或石膏,又重又不舒服而且不透氣,而且只能使用一次,但是3D立體織物複材輕薄透氣,只要簡單加熱20秒,使用吹風機溫度50到60度,或家用微波爐加熱1分鐘就可以加熱塑型,還能重複使用,降低醫療成本,提供患者更輕便可靠的選擇。 「輕薄、透氣度佳、可塑性強。」芮祥鵬表示,繼瑞典公司Allard之後,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,這是結合三項技術3D織物、低溫熱可塑高分子和塗佈技術完成的產品,經歷重重困難,經過價創計畫終於獲得投資1億多元,在龍潭自建工廠,預計明年第一季就可以有產品產出,未來在醫材和護具產業應用潛力高。 台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繼物科督導葉坤達表示,骨折、韌帶損傷,關節攣縮、燙傷的病人,都很適合使用這個新複材,由於重量相當輕,一般手部骨折大概使用0.5公斤石膏,使用這個材質只需要0.125公斤,減輕病人負擔,而且還能配合患者恢復狀況重複使用。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,學界在實驗室有很多很好的技術,可是政府環境缺乏最後一哩路,把技術變成社會效益,希望透過價創計畫,讓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不要死在最後一哩路,去年努力把科技基本法修好,看到價創計畫的公司募資金額也都超過想像;再來是希望科技為社會創造價值,科技成果對於社會創造的價值遠勝於賺錢。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632216?utm_medium=P

瀏覽數: